【发布会实录】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会主题
介绍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二、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7日(星期 五)下午15:30
三、发布地点
淮北市公共卫生大厦15楼会议室
四、发布单位
淮北市卫生健康委
五、主持人
淮北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 赵善新
六、发布人
淮北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七、与会媒体
安徽日报、安徽法治报、淮北市传媒中心
八、发布会议程
(一)简要介绍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二)答记者问。
主持人: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 赵善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淮北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是本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赵善新,发布人是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王险峰。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让媒体和公众更加全面了解我市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和目前现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下面请允许我简要介绍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淮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中医药服务基础,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健康淮北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家公立中医医院,全市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0.69张,千人口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达0.62人。总投资1.84亿元的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楼明年可投入使用。濉溪县中医医院建成县域智慧中药房,提供全县同质化中草药煎煮配送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全市网络健全、功能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发展和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我先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
问题一、请问近年来我市在推动中医药发展方面制定了哪些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为支持全市中医药工作,市委、市政府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列《“健康淮北 2030”规划纲要》,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具有传承创新特色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中医药工作。市医改领导小组印发《淮北市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行动方案》,对建强中医医院、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优化中医药服务模式等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要求。医保局和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淮北市医疗保障积极支持中医药发展若干政策》,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医倾斜;印发《淮北市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列入8个中医病种;印发《关于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工作的通知》,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首批确定锁骨骨折等6个骨科试行病种。
问题二: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请问淮北市中医药临床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完善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市医改领导小组将中医重点(优势)专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行动,提出明确要求,给予支持政策。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针灸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病)科8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2个、特色专科3个,今年市中医医院入选第二批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濉溪县中医医院入选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涵盖针炙、肺病、心病、脑病、康复等人民群众需求较大的中医药专科(专病),符合淮北本地情况的中医药专科(专病)群基本建立。其中,“十四五”以来,淮北市中医医院被评为安徽省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安徽省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单位,特别是今年,肺病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同时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重症医学科及濉溪县中医医院的中医外科入选“十四五”中医优势(特色)专科。
问题三:医疗人才和科研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请问淮北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及科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基层名中医1人,省名中医6人,省基层名中医9人,全国第四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江淮名医3人,青年江淮名医1人。今年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首位博士后出站。在建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省级名中医工作室、省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4个,全国七批师承已完成两个年度的学习,遴选省级护理骨干2人,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6人。全市取得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书150人,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50人并注册执业。
在科研方面,淮北市持续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今年14个参评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入选自筹和推荐课题,与省中医药大学合作的4项科研项目获批省教育厅高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计划。全市共有12个中药制剂完成备案,16个正在研发和试验。
问题四:中医药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请问淮北市围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具体作了哪些工作?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一是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各县区持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逐步夯实,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各濉溪县卫生健康委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濉溪县中医医院2022年8月完成三级中医院的设置,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院内信息化完成了电子病历的三级评审,设置县域智慧中药房,2024年智慧共享中药房完成处方调剂8万余张,上门送药服务3200余人次。濉溪县医院2019年完成了三级综合医院登记,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中药煎药室均符合设置要求。濉溪县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妇科门诊。全市4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中医馆,并可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服务,48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可以提供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服务,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基本预防保健服务等中医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就近享有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服务需求。
二是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委托市、县两级中医院,每年对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后发放适宜技术培训合格证,在其所在医疗机构内为群众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建立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和名医流动工作站等交流平台,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名医专家实训等带教活动。在濉溪县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县域、乡镇、村级卫生机构适宜技术的推广,做到人员相对固定,有效承担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实训、实习功能,指导规范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提供。近两年来,实现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全覆盖,服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服务越来越认可。
三是推动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通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措施,发展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根据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要求,全市中医学和针灸推拿专业共录取54名村医参加亳州技术学院的中医班培训;在今年的大学生师承定单定向培养中全市共有31人通过报名审核。同时对现有基层中医药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岗位技能,培养县乡村中医临床技术骨干。
问题五:今年,淮北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火爆出圈,请问淮北市是怎样开展这项活动的?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 王险峰
今年7月起,淮北市推出“中医药文化夜市”, 以夜经济为载体,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11月底已开展19场次,累计义诊咨询、现场体验中医特色疗法、接受中医药健康科普教育等3万人次。一是下沉中医药专家。组织在淮省名中医、省基层名中医、中医药领域江淮名医等中医药名家和针灸、康复、治未病等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中医药专家,现场为群众“一对一”把脉问诊、辨证开方,耐心解答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养生建议。二是丰富中医药体验。将中医药文化夜市设在晚上人流量较大体育场、商业广场等地,提前发布预告,便于群众茶余饭后参与体验。医护人员现场提供针灸、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贴敷三伏贴等近10项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体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诊疗需求。三是普及中医药文化。现场展示传统中药、器具和院内制剂、膏方、中药养生茶、香囊等,邀请市民免费品尝中药代茶饮、酸梅汤和八珍糕、黑芝麻丸等中药美食,展演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健身功法,宣传推广中医药科普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方法,推动文化场景和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深入总结“中医药文化夜市”举办经验,不断拓展中医药文化应用场景,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主持人: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 赵善新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到此结束。通过今天的互动交流,我们介绍了淮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答复了媒体朋友提出的问题,媒体朋友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情况,请在会后与我们联系,电话是0561—3112523。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