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2024年淮北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阶段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一、活动主题: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阶段工作
二、承办单位:淮北市应急管理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4年12月30日下午3:00
四、活动地点:市应急管理局二楼视频会议室
五、主持人:张楠楠 市应急局宣传教育科长
六、参加人员:韩进波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王宏生 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
汪惠芳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邵 强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周 军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七、发布会流程:
(一)通报我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阶段情况
(二)答记者问
各位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出席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应急管理局局长韩进波介绍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阶段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本次发布会的还有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王宏生,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汪惠芳,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邵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周军。
接下来由韩进波局长结介绍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阶段进展情况。
全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在市委常委会会议,每月市长办公会议、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管部门工作会议,市安委会全体会议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推进会议及其他工作会议上,听取汇报,高位部署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市安委办结合省安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和督察督导整改、市政府重点工作等落实,迅速铺开“1+6+31”治本攻坚方案体系,及时跟进执行专班制度,运用周调度、月通报等机制,现场培训治本攻坚信息系统填报流程,大力开展学标贯标用标活动,深化多点发力,织密织牢工作网络,协调指导各级各部门主动靠前、协同联动、合力攻坚,序时保质完成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行动方面:坚持领导干部靠前带队督查检查制度,推动重点时段督查、上级安委会督查督导问题整改、常态化执法帮扶一体衔接,制发“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探索“九小场所”监管职责分工,运用“赛马机制”考核管理,以考核评议倒逼责任落实,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带队督查检查1732人次;开展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培训1282次,56798人,主要负责人带队检查11376家次,自查重大事故隐患393项、整改392项,整改率99.75%。推动29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内部报告隐患24项,已全部整改,内部发放奖励10100元。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方面:坚持“逢查必宣必考”抓好结合、融入工作,把握重点行业领域,兼顾深化电动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专项治理、动火作业专项整治、既有建筑安全管理、涉电用电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陆续制定印发《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汇编》《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傻瓜”手册》《工贸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淮北市工贸企业安全检查手册》等,集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1436次、覆盖82599人次,检查30743家次,排查隐患30322项、整改28935项,整改率95.42%。
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方面:坚持“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用好治本攻坚数据,倒推隐患闭环管理,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尤其对承担安全监管重要任务的部门实行全过程把控进度、跟进指导解决问题,大力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推动2023行动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清零。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955项、整改934项、限期整改21项,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88项。
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方面:坚持“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督促非煤矿山建设完成作业面视频监控。引导辖区非煤矿矿山全面使用煤矿预应力锚杆加固顶板。推动重点企业安装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84家,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8860项。推动涉及高危工艺企业全部建成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完成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2套。聚焦电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对电焊设备设施“加芯赋码”。推动高危行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2套。推进安全工程治理,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50公里,排查检查电梯1535台,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12处。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面: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加强教育培训效果督查,解决高危企业培训难题,推进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考试点建设。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2058次、覆盖126542人次。聚焦“应知应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企业1061家、1328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面:坚持鼓励支持、优化提升、动态管理,组织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学习杨柳煤矿安全标准化创建和精细化管理;借助中介机构专家力量,重点开展矿山安全评估、标准化审查,推动全市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126家,以标准化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基础提升。
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方面:坚持“精准执法与指导帮扶”并重,推动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执法、“互联网+执法”等方式,“四个一批”措施,精准执法帮扶高危企业598家、1095次。聚焦园区基础管理,依托安全生产协会,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完成园区评估检查4家、帮扶重点企业158家、排查发现隐患3136项,预计年底前完成5家园区评估检查全覆盖,推进园区规范化建设,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在20家大中型工贸企业,强制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加大濉溪开发区安全整治提升、风险等级认定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
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方面:坚持高压震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充实市级事故案例库,持续推行“案例教育法”,利用各类平台滚动播放60部事故案例、《工贸行业三十条硬措施》宣教视频,组织开展培训231场次、8316人次,督促各企业把事故案例作为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培训内容。在小学建设安全与地震科普馆,部署开展学校“我是小小安全宣传员”、逃生演练等系列安全活动,制定《中小学安全教育千题集》汇编教材,尝试纳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让安全意识从小扎根。开展“爱心相伴,救在身边”—党建+安全知识宣讲、演练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开展宣传1311283人次,曝光21次、问题108个。示范推广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推动印发《濉溪县镇应急办、消防救援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办法》《濉溪县镇应急办、消防救援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全市“九小场所”镇(街道)对照检查指导手册》《加强全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工作方案》等。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一)谋划落实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措施。运用改革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攻坚突破,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首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全面厘清部门监管责任,严肃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三)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统筹严把源头预防关口,推进园区整治提升“回头看”,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落实,靠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设防能力和水平。
(四)深化风险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较真碰硬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风险整治、突出问题靶向治理,统筹加强“九小”等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城镇燃气等安全监管,清单式管理、全过程督办突出问题和重大事故隐患,强力推动动态清零。
(五)增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质效。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提升,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强化特殊工种教育培训机构设置与取证考试点建设,加大公共安全宣传普及、群众举报隐患奖励和企业内部报告推进力度。
(六)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复盘总结事故灾难应对处置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应消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倒查机制。
我就先介绍这些,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很乐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大家。
感谢韩进波局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
问题1:今年以来,我市安全生产领域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安全生产总体情况如何?
答: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
今年以来,我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化风险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和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遏制重大事故风险、降低较大事故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突出政治引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合力推动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突出责任落实,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新业态、职能交叉领域的安全管理职责,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围绕“一件事”全链条明确、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突出预防为主,推动治理模式转型。聚焦园区基础管理,开展4个县区园区“过筛式”检查评估工作,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年底前实现全市园区评估检查全覆盖。制定使用化工、工贸、九小场所等指导检查手册,探索推进电焊设备“加芯赋码”在线监管。突出风险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聚焦治本攻坚“八大行动”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推进全领域覆盖、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管。统筹协调推进电动车隐患治理、畅通生命通道、城镇燃气、既有建筑等专项整治和治理工作。突出固本强基,夯实安全基层基础。注重“案例教育法”,多形式开展应知应会宣传教育、“最小单元”应急演练,进一步建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治理末端见效。1-11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18人,同比分别下降39.13%、28.0%。其中,企业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8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为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10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未发生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问题2、工贸行业企业数量多,涉及面广,今年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工贸行业如何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谢谢您的提问。
今年以来,我局今年在工贸领域多措并举,逐步夯实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基础。一是精准实施分类分级安全监管,调动县、镇(街道办、县级园区)安全监管部门对工贸企业开展有效安全监管和指导服务;二是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首先在20家中大型企业督促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研判、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点,并按照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控,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在工贸企业落地见效。三是强化金属冶炼企业专项培训,我局在无锡市举办机械铸造、铝加工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班,讲授无锡市工贸安全监管经验,并组织参训人员考察当地铝加工和机械铸造企业,学习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四是在全省率先搭建电焊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加装2895个电焊机芯片,在工贸、危化、矿山、建筑等领域实现了电焊机扫码开机远程控制功能,着力解决电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等突出问题,规范了电焊作业过程管理。五是制定并发放《淮北市工贸企业安全检查手册》2000册,指导工贸企业开展高效安全检查,逐步提升企业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六是深入开展开发园区专项整治。组织淮北市安全生产协会专家,采用检查和服务并举的方式,对5个开发区逐个开展安全隐患深入排查,共检查企业158家,发现问题隐患3147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83条,并分别向属地人民政府下发整改通知,督促各个开发区彻底整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并要求做到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开发区专项整治效果。在全市工贸监管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下,我市工贸行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问题3:危险化学品一直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源头,我市现在有两个危险化学品园区,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管控方面,我市有什么主要做法?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
今年在危险化学品行业,我们主要从以下一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严把安全准入关,开展各类执法检查。。今年以来共进行41次危化项目安全审查,其中有2个项目因安全设施设计存在重大缺陷,不予通过审查。开展重大危险源、非药品类易制毒、危险化学品重点县、高危细分领域、烟花爆竹企业旺季经营等各类专项检查,共检查200余次,查出安全隐患1300余条,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立案8起,合计罚款27万元。
二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重点针对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组织专家对2个化工园区开展安全风险等级市级复核,督促濉溪化工园区加快调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施工的进度,完成达“D”目标;督促临涣化工园区加快扩区进度,实现动态达“D”。12月份,配合省厅对临涣化工园区开展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省级验收。推进企业本质安全改造整治。严格落实《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1家企业已完成改造,剩余1家企业正在停产改造中,预计2月底前完成改造。
三是提升危化行业人员技能素质水平,编制《淮北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流程告知书》,根据近年来国家、省级印发的危化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有关文件,编制了《淮北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流程告知书》,并对《告知书》进行宣贯。制定《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傻瓜”手册》,组织全市危化相关人员共计90人,到临涣化工园区实训基地开展专题培训,并在日常检查中对从业人员累计抽考98人次。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先后开展7次安全培训,对新印发的标准规范等进行宣贯。联合市人社局开展危化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对全市危化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共计314人完成轮训。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问题4:年初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请问我市是如何落实的?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目前,全市共有非煤矿山12家,其中地下矿山8家(金属矿7家、煤系高岭土矿山1家),长期停产2家(淮北富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濉溪玉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山4家,其中水泥用灰岩矿3家,建筑石料用灰岩矿1家。
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以来,我局结合全市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广泛宣贯解读、开展常态督导,压实各级矿山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八项硬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一是高度重视抓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细化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硬措施任务分工的通知》,从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以强有力精准严格的执法行动,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二是广泛宣贯抓解读,制定详细宣贯方案,明确宣贯任务,邀请国家矿山局专家及行业骨干,面向所有矿山管理人员及一线职工开展“硬措施”专题宣贯,各级共开展专题宣贯20场,参加培训1500余人。
三是常态督导抓落实,为推动“八项硬措施”在一线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执法检查57矿次,检查问题493条,其中重大隐患5条,立案7起,预防性罚款47万元,目前问题隐患均已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四是创新机制抓实效,采取政务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专家“会诊”16矿次,建立起“政府购买服务、专家会诊隐患、企业整改治理、部门督促落实”的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问题5: 2024年我市在煤矿行业安全生产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八条硬措施”硬落实为重点,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辖区煤矿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实”为准则。结合《两办意见》《八项硬措施》的学习宣传贯彻,印发《关于进一步细化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硬措施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相关单位任务清单及具体措施。印发淮北市煤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统一部署,周密组织,压茬推进,每项任务措施做到有部署,有落实,全力推进三年行动落地、见效。
二是推动安全关口前移,以“防”为关键。强化专家技术服务。依托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专家对辖区矿山开展全覆盖解剖式安全评估检查,建立起“专家会诊隐患、企业整改治理、部门督促落实”的隐患排查机制。强化重大风险管控。督促煤矿建立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强力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煤矿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8对,达标率高于全国水平。建成1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7处省级智能化矿井,44个智能化工作面。
三是提升监管执法质效,以“严”为标准。落实监管执法责任。严格落实执法计划,聚焦关键环节,加大突击检查力度,实施精准检查,确保检查质效。全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09矿次,查出问题隐患751,立案28件,罚款125.8万元。强化联合执法,与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开展联合检查,形成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狠抓教育培训。坚持“逢查必考”,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提能,不断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2024年度对全市煤矿五科人员180余人进行抽考,举办煤矿法律法规、煤矿新技术、新装备专题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150余人。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发布单位沟通采访。谢谢大家!